播撒非遗种子 形成传承自觉
日期:2024-05-14 16:49
浏览次数:
我校充分发挥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的作用,在青少年心目中播撒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5月13日,山东老年大学关工委邀请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师生走进山东老年大学,组织“朝夕相伴话非遗——少先队员走进山东老年大学”活动。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校关工委副主任傅立民参加活动。
在“乐龄手造”展览馆,学员志愿者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讲解了刻瓷、蛋雕、面塑、布艺、剪纸等非遗项目,带领孩子们参观了我校教师和学员的非遗创作精品,使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随后,学员志愿者还与现场小学生进行了亲切互动,老少一起制作了精美的剪纸作品“红五星”、面塑作品“小熊”、结艺作品“小蜻蜓”等,孩子们在亲手操作中享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活动的最后,孩子们高举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赞叹非遗文化的魅力,更敬佩山东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们高超的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接下来,山东老年大学将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推进文化“两创”,发挥“五老”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为非遗保护和传承作出贡献,让更多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根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摄影:高长征 董惠平
分享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